时间:2022-10-28 18:11:42 | 浏览:906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叶曼至 涂梦莹
用时间去证明国货崛起。
2022年1月,谢霆锋代言特步已有20年。
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霆锋对于特步的意义非同一般。早年特步入局国内市场时就发现,体育服饰这条赛道品牌太多,同质化拥挤严重。为了做出差异化,我们就想到请娱乐明星代言,开创娱乐和体育合体的先河。”
2020年10月9日,谢霆锋投入1000万元认购特步500万股,成为特步股东。按今年1月14日收盘价计算,谢霆锋持股15个月,收益已接近4000万元。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特步营业收入提高12.4%至35.97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增长36.5%至6.84亿元,净利润增长72%至4.27亿元。
(谢霆锋与丁水波时隔20年后再次合照 网友调侃称:“霆锋还是那个霆锋,特步却悄悄变了模样。”)
特步的成绩不是个例。
据欧睿统计,2020年国内运动鞋服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150亿元,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速保持在17.7%的高位;2020年,哪怕在疫情冲击下,同比增速也仅下滑1.5%。
中国运动品牌正蓬勃向上,进入发展“高速时代”。财信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定期策略预计,2025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将达到5989亿元,2021—2025 年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11.62%,运动品牌市场规模整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增速较快。
可以看到,国产运动品牌正重振旗鼓,经典传统品牌突破桎梏,追寻创新;而新兴的小众品牌也在确认定位,谋求差异化发展。
(图源:视觉中国)
第一梯队各显神通
提到国产运动品牌,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安踏和李宁。
作为中国运动品牌市场上的的两大巨头,安踏和李宁在品牌宣传、口碑营销等方面都占据天然优势。财报显示,安踏2021年上半年营利收入为228.1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5.5%,2019年同期增长54%;李宁在2021年上半年的营利收入为101.97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5%,2019年同期增长63%。两家公司均迎来“小飞跃”。
2021年以来,安踏在电子商务方面收入猛增,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0.4%,主要得益于DTC 模式转型后带来的优势。在DTC模式与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安踏加强电商发展的力度,与消费者实现更直接的交流,在洞悉大众喜好后,对商品的设计、运营、销售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安踏发布冬奥制服装备 图源:安踏微博)
创立已有30年的李宁则一改先前“疯狂开店”的模式,全面贯彻线下的“高效大店”战略。在关闭188家的线下销售点后(不包括李宁YOUNG),2021年5月,李宁在成都宽窄巷子开了第一家城市主题概念店,店内将国潮元素与运动节奏相结合,打造出充满民族特色的国风体验地,赢得受众一片好评。有网友感性地评价:“这是‘中国李宁’对国潮的呼唤。”
电子销售方面一直都是李宁较为薄弱的部分。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电子渠道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9.1%,同比仅提升2.1%,电商渠道销售收入占比不足三成。
针对这个问题,李宁在公众号发布集团2021年中期业绩,对于电子商务业务板块有明确清晰的规划:“电商平台持续建设‘李宁CF’(COUNTERFLOW BY LI-NING)系列,是基于运动时尚打造以文化为主旨的独立产品线。”
“如今运动时尚风格当道,再加上国潮的影响,这是大势所趋。”对于安踏和李宁的成绩,服装行业战略专家杨大筠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鞋服行业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棉花事件对于国际品牌的冲击推动本土品牌份额加大;而持续两年的疫情,对于国际品牌以线下实体门店为主导的分销模式有所影响;安踏、李宁加码线上业务,从而带来增收的新通道。
二三梯队紧追国潮红利
安踏和李宁作为国产运动品牌的头号玩家,在市场份额上有天然优势不必赘言。但回顾2021年这一年,第二、三梯队的特步、361°、鸿星尔克等国产品牌同样因国潮风起而受益。
2021年7月,鸿星尔克驰援河南捐赠5000万物资掀起“野性消费”。鸿星尔克单日抖音直播间销售额突破一个亿,总销量超60万件,创下销售新高,“鸿星尔克被买到缝纫机冒烟”成为2021年7月末的网络新梗。
不过,热度过后,鸿星尔克抖音账号持续掉粉。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14日,“鸿星尔克品牌官方旗舰店”在抖音平台的粉丝数量为1394.3万,与此前飞瓜数据显示的(2021年11月14日)粉丝数量1455.6万相比,仅两个月就掉了61.3万。
程伟雄表示,野性消费有一定的冲动型,是对鸿星尔克支援河南水灾的同情支持,但品牌粘性仅靠同情是无法支撑的。
近日,鸿星尔克相关负责人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鸿星尔克致力为新一代消费者的热情提供更多的表达方式,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国民生活日常。同时寻找优秀的国潮创作者,联手国产动漫IP、河南博物馆等多家单位,与品牌深度合作,为产品注入新的中国文化基因。
2022年1月3日,鸿星尔克的新疆于田服装生产基地也正式投产开工。据悉,该基地将实现120条生产线全面投产,落实4000个就业岗位。
不仅鸿星尔克受益于国货消费热情而扩张。
2021年5月,特步新厂牌XDNA暨 2021 少林系列新品发布会“潮拜少林”举行,当天在天猫超品日上销售近7000万,2021下半年,特步少林系列销售增长300%。
特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特步之所以选择与少林IP联名,正是看准其作为“国潮”载体的多个亮点。“少林文化是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发扬与传承;而且少林元素在游戏中十分常见,适合Z时代人群,自带圈层基因。”
此前,特步在长春开出首家新概念的XDNA专卖店,据特步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销量与进店率均向好,在2025年之前,XDNA专卖店将会开至300家。
(特步XDNA潮流店 图源:特步微博)
361°的业绩转折点来自推出的品牌重塑计划。
此前,361°的业绩一直“平平无奇”。2018年财报显示,361°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0.6%至51.87亿元,净利润则大跌33.5%至3.04亿元。
2021年,361°业绩回暖。从财报来看,2021年上半年,361°营业收入为31.07亿元,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32.9%。
棉花事件是国产品牌发展的契机之一。2021年4月,361°与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首个与国棉联盟合作推广的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将“国棉”、“国货”、“国潮”三元素与品牌产品相连,引起国内体育市场热烈反响。
此外,361°还持续加大对体育赛事的投入。2021年9月,361°杭州亚运会官方体育服饰正式发布。
无独有偶,361°同样充分利用明星带货、IP联名的方式。据了解,361°官宣龚俊后当天便助力线上销售额破千万;其在2021年上半年先后推出过的高达联名,超过6万人预约抢购。
(“我是东方未来” 态度海报 图源:361°官网)
竞争白热化,运动品牌纷纷在营销出圈上“内卷”。1月14日,鸿星尔克官方宣布获得《王者荣耀》正式授权,首款联名产品以《王者荣耀》皮肤为设计灵感,将在全年推出系列合作。
361°于近期宣布签约球星斯宾瑟·丁威迪作为其篮球品类代言人。
程伟雄认为,本土运动品牌在夯实大众运动场景的根基同时,需要有进入一二线市场和国际运动品牌博弈的能力,“在中高端品牌场景细分和产品在中高端功能研发能力需要持续加强。”
谈及未来的战略部署,鸿星尔克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将坚定以科技创新为品牌战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研发的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共创”双举措,提升设计软实力,提升商品的零售表现力,成为国货潮流的代表。“我们要不忘初心,始终贴近消费者,成为老百姓买得起又喜欢买的国民品牌。”上述负责人表示。
新兴品牌崭露头角
运动赛道火热,除了老牌运动企业之外,新兴品牌也瞄准了这块蛋糕。
如把眼光放至全球,国际瑜伽服饰品牌Lululemon成为与老牌企业贴身竞争的代表。同样,国内新兴品牌近年来也逐渐崭露头角。
2021年底,瑜伽服饰品牌玛娅(MAIA ACTIVE)宣布完成C轮近亿元融资。官网显示,2019年,玛娅年增长率达300%以上,仅线上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
有关报道称,玛娅的“腰精裤”连续两年获得天猫618女性健身裤第一名,迄今为止累计销售超过25万条。2021年,玛娅全渠道销售额突破3亿,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6%,用户留存率为行业平均的2倍,客单价为行业平均的4倍,同比增长超20%,其中复购用户购买件数平均高出新用户25%。
品牌方预计,玛娅将在2022年底开设近50家线下门店,继续深化线下布局战略。
被称为“运动服饰潮牌战斗机”的粒子狂热(PARTICLE FEVER)定位“高颜值”、“小众”、“高端”,从万能无痕运动紧身裤到运动蕾丝面料,仅成立六年的粒子狂热在服饰工艺上的研发广受好评。
2021年11月,粒子狂热完成由高瓴创投独家投资的亿元C轮融资。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国潮的影响下开始关注国内小众运动品牌。“大企业有大市场,但大市场受众面广,缺乏个性化,所以未来还会诞生发展势头良好的小众市场。”杨大筠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新品牌崛起最重要的现实基础是了解新兴消费趋势,迎合消费需求。”服装品牌专家马岗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品牌崛起,老品牌衰退,是正常的商业规律。
“国产品牌将会进一步深度竞争,在这背后,是中国在全球地位的影响力进一步深化。中国未来要向全世界输出的绝对不是廉价的服装和所谓的‘制造大国’,而是向全世界输出生活方式和东方文化的特质。”杨大筠强调道。
3Q22流水增速符合预期,存货周转期略有增加:3Q22特步品牌全渠道流水同比增长20-25%,其中电商流水同比增长30%以上,儿童业务实现近50%增长。分月度看,7月流水同比增长超25%,8月流水同比增长近30%,但9月因疫情反复及部分地区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叶曼至 涂梦莹用时间去证明国货崛起。2022年1月,谢霆锋代言特步已有20年。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霆锋对于特步的意义非同一般。早年特步入局国内市场时就发现,体育服饰这条赛道品牌太多
记者 | 覃思悦2021年,国产运动品牌迎来丰收一年。李宁品牌和安踏品牌以接近六成的涨幅,带动国产运动品牌,奔向营收千亿大关。而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半年财报季,国产四大运动品牌安踏、李宁、特步和361度依旧延续了上一年的增长势头,都交上
图/IC文 | 《财经》记者 辛晓彤编辑 | 余乐划重点:*尽管上半年有疫情影响,四大港股国产运动品牌仍收获双位数增长,远远超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所有品牌中,只有FILA呈现负增长,它曾是安踏集团的增长现金牛。*特步国际成了四家品
©️深响原创 · 作者|申商“跑步是非常简单的事,跑起来就对了。”在“321跑步节”发布会上,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这样说到。作为品牌的一项保留节目,“321跑步节”如今已连续举办七年。“跑步的味道”是今年跑步节的活动主题。正如丁
记者 | 乔启迪北京时间2022年3月16日午间,国产运动品牌特步发布实施“五五规划”以来的首个年度财报。财报显示,集团2021年收入创下人民币100.13亿元的纪录,同比增长22.5%。主品牌收入增长强劲,创下人民币88.41亿元的纪录
当有人谈论到国产运动鞋时,你会想到什么?“廉价、抄袭、难看”?其实不然,国产运动鞋近几年是越做越好,在巴黎和纽约时装周上刷足社交网络的李宁悟道。代表中国球鞋文化的韦德之道让老外也要排队抢的安踏KT3 Rocco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已经走上自主
记者 | 覃思悦北京时间2022年8月23日,国产运动品牌特步发布了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特步在2022年上半年营收达56.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5%;经营利润达9.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普通股股权持有人
坐在上海某酒店的大堂吧,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丁水波聊起了体育产业的几个话题,但最多的还是在中国风风火火的跑步。跑步,也是这家成立16年的公司最重视、最投入的运动。包括这次上海之行,他就是为了参加由特步冠名的中国马拉松年会。“跑步太火了,特步必
HCID:龟叔 作为一双虎扑JR亲自参与设计的篮球鞋,特步“游云”在装备区横空出世后,自然吸引了不少朋友的眼光。虎扑上其实混迹着不少球鞋设计师,每次从他们的回复或者贴子里都能学习到许多关于球鞋设计到生产过程的许多知识,从一些国内设计师的采访
资料来源:天眼查上述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咖啡相关的商标正在申请注册,还未获得正式批复。“特咖啡更准确的定位是服务,不是业务,主要是为了提升会员服务的多样化水平,满足门店消费者逛街购物的延伸需求,提供更好的门店体验。”特步的主业是运动
关注慧跑,助您轻如羽、跑无伤国产跑鞋近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品品质,国产跑鞋的表现已经完全不输于,甚至超越那些国际大牌。特步作为国产品牌的佼佼者,长期以来一直深耕跑步领域,是国产品牌中对于路跑事业投入最大的企业之一,伴随
成立于2001年的特步,一家集综合开发、生产和销售运动鞋、服、包、帽、球、袜为主业的大型体育用品企业。2018年3月21日,特步第三届跑步节如期而至,通过跑步赛事和晚会,展现了特步在专业体育和娱乐领域的不同侧重。在经历了三年改革带来的阵痛,
观察者网讯(文/胡毓靖 编辑/庄怡)国产体育品牌迎来了一个华丽的“收获期”。 过去一年,疫情管控常态化、顶级体育赛事拉动、国潮热度持续攀升、国民健康运动意识加强,国产体育品牌也抓住机遇乘风而上。近日,李宁、361度、特步国际、安踏体育等国产
近年来,随着全民跑步热潮的兴起,国内运动品牌纷纷发力跑鞋市场,各自推出了日臻完善的跑鞋产品线,上一期聊完李宁(国产跑鞋品牌产品线介绍-李宁,冲击高端跑鞋的拓荒者),这一期我们接着聊聊另外一个国内运动品牌--特步。特步,从晋江陈埭镇一个代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