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9:37:19 | 浏览:1415
近期,国内外运动品牌纷纷交出2022年的业绩答卷。在全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去年同比下降6.5%的背景下,头部体育运动品牌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和361度2022年度的业绩表现可谓是喜忧参半。
安踏营收领跑VS阿迪在华营收暴跌
营收方面,纵观国内外运动品牌的第一梯队,安踏以536.51亿元的年度营收额首超耐克中国的514.22亿元,实现领跑。但值得注意的是,占安踏营收接近半壁江山的“现金牛”FILA收益首次出现年度下滑,较上一年同期减少1.4%至215.23亿元。
李宁同期位列第三,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258.03亿,同比增长14.31%,相较去年超五成增速明显放缓。去年第四季度李宁的营收仅为66亿元,同比下降11%,或与去年Q4期间,其新品疑似日本军服引发争议有关。
受椰子鞋对营收的负面影响,阿迪达斯中国位列第四,全年营收仅235.97亿元,暴跌35%,不及安踏的一半,全年利润缩水82%。
位于第二梯队的特步中国和361度则表现出明显的营收增长,特步2022年全年营收额达129.3亿元,同比增长29.13%;净利润9.22亿元,同比增长1.47%;361度在2022年实现营收69.61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24.2%。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据Euromonitor数据,耐克与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在2021年均出现明显下滑,耐克中国由2020年的25.6%下降至2021年的25.2%;阿迪达斯中国由17.4%下降至14.8%;而安踏的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的15.4%上涨至2021年的16.2%,李宁则由6.7%上涨至8.2%。
对于营收的大规模下滑,阿迪达斯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表示,业绩下滑的原因包括受疫情影响物流不流通、公司大规模回购库存、消费者消费需求下降等。另外,与侃爷的“分手事件”也使得其合作品牌Yeezy被迫停止,作为昔日阿迪达斯重要的“吸金石”,Yeezy退出历史舞台对其在2022财年第四季度造成了约6亿欧元的负面影响。
毛利率承压 库存压力明显
毛利率方面,受疫情闭店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所减弱,各大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安踏相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60.2%,尽管如此,安踏的毛利率仍位居国内外运动品牌第一。361度较2021年毛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至40.5%,特步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40.9%。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的运动品牌中,李宁的毛利率降幅变动最大,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至48.4%。
对此,李宁在年报中表示:“受疫情影响,本年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势头较为明显,本集团因此加大了零售终端和线上渠道的折扣力度。”另一方面,李宁加大折扣力度是由于其库存水平较高,年内公司渠道库存录得20%-30%中段增长,存货金额则由2021年的近18亿元增至2022年的约24.3亿元。2021年李宁在超大城市及一线城市的门店占比30%左右,相较2019年提升10%,其电商渠道占比29%,为同期最高。
其他品牌同样面临着存货压力,安踏虽加大了零售折扣以去库存,但其平均存货周转日数由2021的127天上升至2022年的138天,安踏在财报中指出,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上升11日,乃由于受疫情及DTC模式转型所影响整体库存水平上升所致。在布局方面,安踏主攻高线城市,其子品牌FILA定位400-2000元的中高端市场,在一线城市的门店占比超15%。2022年安踏的门店数量为6924家,较上年同期的9403家有明显下滑,但得益于安踏不断优化销售网络,推进DTC模式转型,电商渠道收益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17.7%,绝对额达96.77亿元。
与李宁安踏相反,特步和361度则定位中低端市场,加大布局三四线城市力度,进一步投入下沉市场。361度的平均存货周转期虽然由2021年的87天上升至2022年的91天,但2022年度内并无滞销存货。成人装方面,361度在三四线城市的门店占比由2018年的74%上升至2022年的77%以上,下沉速度不断加快。
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国货消费占6.3%,三四线城市占23.85%,增速分别为22.43%和45.79%。疫情影响下,李宁和安踏更多受制于一二线城市布局,在国货崛起的机遇中或难吃到下沉市场更多的红利。
不仅仅是国内企业,国外企业的库存压力也在陡增。随着供应链中断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耐克在2023财年第三财季的库存高达89.05亿美元,同比增加16%;阿迪达斯在2022年全年的库存也高达59.73亿欧元,同比增加49%。
作者:张翼婵 郑皓元
主编:陈俊宏
相比于专业户外品牌的装备普遍设计单调、样式不美观、颜色暗沉、版型比较差,休闲户外品牌就显得时尚、新颖了许多。休闲户外运动品牌既具备一般户外装备的功能性,同时也适用于都市工作通勤,款式更时尚、设计更前卫。今天Darcy哥就给各位友友介绍全球八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这些品牌吧!双星双星始建于1921年,至今已有101岁了。比我爷爷还要大,它是中国最早的制鞋企业。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08年以前,双星主业主要为鞋和服装。2008年鞋服产业全面改制后从集团分离,现在变成了一
9月15日,过硬金榜发布了2021年度(Q3)中国运动品牌排行榜前十名。从过往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发展历程来看,赞助各大体育赛事、签约体育明星等方式,有效搭建起了品牌价值攀升的云梯。今年更是如此,在重大社会事件和体育营销事件的影响下,最新一期
懒熊体育和领库排行榜联合发布了各个运动品牌2月份的KCI指数排行榜。以下是榜单的具体情况: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注:上表中的KCI代表微信自媒体影响力指数,是领库平台用来评估微信自媒体账号影响力、活跃度、传播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者通过观察
近期,国内外运动品牌纷纷交出2022年的业绩答卷。在全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去年同比下降6.5%的背景下,头部体育运动品牌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和361度2022年度的业绩表现可谓是喜忧参半。安踏营收领跑VS阿迪在华营收暴跌营
在内卷这方面,如今的运动品牌像极了国产手机、汽车、护肤产业,都是自家人“卷”自家人,这倒不是“起内讧”,更像是一场“国货之光”称号的争夺战……国产运动品牌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李宁和鸿星尔克,虽然它们完全不在一个段位上,但是因为一些涉及国家的行
坊间流传5大国产运动品牌,但排名在各大权威或非权威的排名机构口中名单有着些许出入,一般有3个版本。 这3个版本其一是国产5大运动品牌为安踏,李宁,特步,鸿星尔克,361度。其二是国产5大运动品牌为匹克,李宁,特步,鸿星尔克,安踏。其三是国产
日前,安踏、李宁、特步、361度四大国产运动品牌均已完成财报披露。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2022年,四大国产运动品牌总营收达993.44亿元,力压同时期阿迪达斯和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总营收。申港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从中国市场运动品牌排名前20
记者|覃思悦北京时间2023年4月19日,李宁集团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李宁逐步研究制定全公司层面的碳减排及碳中和规划,覆盖北京、上海、深圳三个总部和湖北、广西两个创新型研发供应基地,以及各地
“晋江小厂”出身的安踏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实现总营收25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88亿元。这也让安踏总收入首次超越耐克中国,问鼎中国运动鞋服品牌老大的位置。安踏之所以能够超越一众国产运动品牌,核心在于企业形成了
界面新闻记者 | 覃思悦 顾乐晓界面新闻编辑 | 石一瑛2023年3月中旬开始,港股上市的四大国产运动品牌陆续进入“年报季”。3月16日午间,361°率先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以69.61亿元的营收,继续打破历史营收纪录,同比增长17.3
记者|覃思悦北京时间2023年1月16日,国产运动品牌特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中国内地业务营运状况。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特步主品牌线上和线下渠道零售销售额同比高单位数下跌,下跌幅度约在7%-8%之间,零售折扣水平约为
记者|覃思悦北京时间2023年3月22日午间,特步集团发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特步集团2022年全年收入1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集团经营利润为14.64亿元,同比增长4.9%。2021年,特步集团创下收入10
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曾几何时,以耐克、阿迪达斯为代表的国外运动品牌几乎霸占了国内运动消费市场。但如今,在全民健身浪潮狂卷下,国产运动服饰品牌乘风起势,上演了一出决赛突围的精彩戏码。近期,安踏、李宁等头部国产运动服饰上市公司发布全年财报,20
图/IC文 | 《财经》记者 辛晓彤编辑 | 余乐划重点:*尽管上半年有疫情影响,四大港股国产运动品牌仍收获双位数增长,远远超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所有品牌中,只有FILA呈现负增长,它曾是安踏集团的增长现金牛。*特步国际成了四家品